蠟燭
關燈
小
中
大
蠟燭
“怎麽,都到家門口了,李寺卿不請殷某進去坐坐?”他笑得春風和煦,踱步走至李德豫面前,“我忘了,寺卿一街之隔的家中,尚在大擺宴席呢。想必是東院西院難兼顧,茶水都不及燒了吧。”
殷恪說得沒錯。在來的路上,長樂就聽到路人說,今夜,鴻臚寺卿李府賓客如雲,高朋滿座,嘉賓早先幾日,就從四面八方趕來,只為參加李府長房長孫百日宴呢。如此排場,也算是歷年少見,聽聞李府東門外,還會派發慶歲錢,不若擎早兒,去門外候著,還能得些賞金。
殷恪長腿跨過門檻,在院中踱步,但並不進屋,以袖掩鼻,面有不虞。
早有千戶搬來圈椅,請殷恪和長樂在院中坐下。
隔著冪籬的一重白紗,長樂看不清李德豫的神情,殷恪自顧自地說完話,便接過千戶遞來的茶盞,輕輕吹起了盞中的浮沫,一時間,院中死一般的安靜。
向來老道的李德豫此刻卻有些急迫。“緹帥說哪裏話,老朽今日因孫兒誕世百天,高興,多飲了幾杯濁酒,一時不勝酒力,就離了宴,出來吹吹風,散散酒氣,不想老眼昏聵,兜兜轉轉竟出了府,迷了路,見這木門掩著,想進來歇歇腳,前腳剛掩上門,後腳緹帥就來敲門了。”
話中有話,隱隱暗指殷恪故意布局,引他入局。
見李德豫梗著脖子,端著身架,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,殷恪燃起了興趣。
殷恪瞥了眼,跪伏在地的婦人,“殷某在門外,倒是聽見一婦人同她說話的聲音,莫非這屋裏還有其他人。”
卻見李德豫頗為不屑地撇了撇嘴,“緹帥盡管去搜,拿著了人,印證了這莫須有之語,再來潑老朽的臟水也不遲。”
“何須拿人,無論寺卿屋中還有沒有旁人,與這婦人,漏夜相會,不是鐵證?還是說,寺卿有特殊的癖好,非讓下官再找著個旁人,驗個分明,才是滿意?”
他閑閑靠著圈椅,翹起二郎腿,輕輕嘖了聲,“這樣不好,殷某不看這長針眼的事兒。”
長樂瞧不分明,魏橫江卻是看得清楚,可憐李德豫文雅一生,鴻臚寺來往的又皆是舉止有度、進退識禮的達官貴人,什麽時候聽說過這些汙濁碎語,一時漲紅了臉,氣到聲音直打哆嗦。
長樂默不作聲,她雖不甚明了話中意思,卻也猜得不是什麽好話。
李德豫忽然仰天長嘯,似有不平:“此狗鼠輩,焉能為事!先皇,也不知是怎麽被你等小人蒙蔽,竟將緹縈衛重權交付於你!我當為天子一大哭!”
“你,不配同我提先皇。”殷恪牽唇,不怒反笑,“寺卿還未去過詔獄吧,不知這回願不願意賞光,殷某定會好好招待,讓寺卿賓至如歸。”
“呸,就是沖到含元殿,我也不曾有懼,我不信,朗朗乾坤,單憑緹帥顛倒黑白的嘴,就能毀人!走,咱們現在就去,老朽拼了這身老骨頭,也要掙個分明!”
他欲上前,被身旁的千戶不動聲色地按了回去。
“不急,現下街上過於熱鬧,李寺卿如此讓千戶們帶出去,不甚好看,監察禦史們該說殷某不體恤老臣,不留情面了。”
不料,李德豫暴跳如雷,“緹帥貿然闖入人宅,不明事由,大肆恫嚇朝廷命官,好盛的官威啊。老夫偏偏不走了,你能奈我何?可笑,可笑!”
僵持時刻,藍衣老婦忽然一聲悲鳴,咚——一聲跪在李德豫面前,攥緊他的衣角,不住哀求,“大人,就此止住吧,再晚就來不及了,他們什麽都知道了!”
“你這黑了心的奴婦在胡唚什麽!我不識你,你同我們李家有什麽仇怨,這樣構陷於我!單憑誣陷這條,足夠你全家下獄了。”
但婦人只是啼哭,並未松下半分勁,死命拽住李德豫,養尊處優半輩子的李寺卿,一時驚愕,掙脫不開那做慣了粗活的婦人的蠻勁,拉扯推搡間,反將婦人身旁的包袱抖落了下來。
月光皎皎,比重陽街市的花燈尚熒白了幾分。
是以,眾人看得十分清楚。
那攤在包袱上的,是一個錦盒,工藝精美,巧奪天工,正面,筆力虬勁,印著碩大的“明懷太子銘制”六字。
長樂腦中嗡地一響,剎那間,千頭萬緒湧上心頭。先太子宇文滄的隨葬品,為何會出現在這鬧市街頭,出現在一碌碌仆婦手中,而李德豫甚至整個李家又同這件事有什麽關聯?
眾所周知,明懷太子棺槨之漆尚新,太子墓不過在今年剛剛封土,有成批的戍陵將士日夜巡邏,周護安寢,是什麽人有天大的膽子?敢盜掘先太子之墓?!還是說,守陵人監守自盜,早就同劫匪們沆瀣一氣?眼下落於眼前已然如此糟糕,那隔著百裏雲海,渺渺龍首原上的成陵,又遭受怎麽樣的滅頂之災啊!!
她的母後、她夭折的二兄、她早逝的長兄、還有她的父皇,都長眠在那裏,那裏不僅僅是將要書載在史冊上的寥寥幾筆,那是她的至親,是她死去的全部的愛啊!
“錚——”寒光一閃,她遽然起身,伸手拔出了殷恪腰間的利刃。上好的寶劍驟然出鞘,錚鳴之聲破空而來,劍芒直指李德豫的腦袋。
她手握劍柄,頗有山雨欲來之勢,“說!你們到底對明懷太子墓做了什麽!”
“小娘子,這你該問她,或者,你更應該問帶你來的人,老朽說了很多遍了,我不識她。”
不知是否因為李德豫的連連否認受了刺激,婦人忽然撲上去,掀開了錦盒。
“呵呵,這有什麽好猜的,看看,看看,都看看這裏面是什麽!”
訓練有素的緹營衛千戶們自然沒有半分反應,並沒有誰圍了上去,長樂看得清楚,是成排成排的白色蠟燭。
殷恪終於開口了,語氣溫柔,卻是問她。
“您知道它們吧。”
她自然是知曉的。點點頭道:“是映雪淚。”
映雪淚不是什麽奇珍異寶,也不是什麽綢緞綾帛,而是一種蠟燭。
昔年明懷太子酷愛讀書,聰慧異常,手不釋卷,集賢殿的藏書典籍幾乎被他翻了個遍。他是儲君,課業極重,為了多攢些時間讀書,時常漏夜苦讀。東宮的蠟燭,甚至徹夜長明。
太子仁善,向來體恤下人,蠟燭燃盡,也不欲喚醒一旁瞌睡打盹的宮人,反而躡手躡腳自己悄然更換,被蠟油餘溫燙傷了手臂也只悄悄遮掩下來。還是被長樂發現,向長歷帝“告狀”,才讓皇帝知道了真相。
皇帝大為感慨,叫太子至前問詢,《長歷實錄》一卷詳細記載了此次對話。
“兒為君,何故至此?殊知馭下不嚴,終為人詬。”
太子正色答曰:“為君子者,實應仁愛萬物。宮人夙奉夜值,已盡本業,何因臣一己之私,擾人清寐。”
帝大喜,曰:“子孫若此,實乃江山之幸。”於是,特命工匠制長燃燭,賜名“映雪淚”,效古人“螢囊映雪”之典,以咨太子勤勉。
真實情況倒和坊間記載大體一致,只是在這“映雪淚”蠟燭一事上有些出入。
長歷帝是悄悄命人特制了一種燃燒更慢的蠟燭供太子讀書專用,只是制作工藝較為耗時和覆雜。長歷帝深知太子脾性,連謹慎伺候的宮婢宦官都不願勞煩,何況工匠?是故將蠟燭的出處遮掩了下來,只說外藩進貢,因蠟燭通體雪白,似西域山巔之雪,燃燒時蠟滴渾圓,似美人之淚,時間久了,宮人給起了個玩名,叫“映雪淚”,方這麽傳揚開去。
後來太子早喪,案頭尚有餘溫的蠟燭刺痛了長歷帝的心,疼惜愛子黃泉孤寂,也避了睹物思人,他下令東宮書閣中所有藏書和蠟燭皆入明懷太子地室,千年萬年,常伴左右。
世人不敢觸碰長歷帝這處逆鱗,無人敢擅用故太子的任何遺物,是以映雪淚應明懷太子而生,亦隨明懷太子而逝,隨著主工匠在明懷太子一月後悄然故去,這項工藝也徹底失傳於世間。
所以,這麽些蠟燭,只會是出於明懷太子墓!
耳畔,殷恪輕嘆口氣,“巧了,寺卿大人的大舅哥,是太常寺少卿,我若沒記錯,好像管的正是皇家祭祀,寺卿大人,我說得可對?”
被千戶制住,跪伏在地上的婦人迫不及待搶白道:“大人,您直接去瞧瞧李府的庫房吧,蠟燭是成堆成堆的碼在那兒,死物不會騙人,全是李家監守自盜的罪證啊。”
像是預料到了大勢已去,一直沈默不語的李德豫忽然彎下了膝蓋,重重跪在了殷恪和長樂的面前。
“是老臣利欲熏心,晚節不保啊,先太子突然薨逝,庫房中尚遺留著如山的映雪淚,我那妻舅又是管著喪儀的,他說以後映雪淚有價無市,庫房剩餘的這些又無人再敢用,不若偷偷賣了出去,全當作一樁無本有利的好買賣。也是這幾年我府中花費頗多,二兒媳離世,三閨女遠嫁,老太太明年還有八十大壽,花錢和淌水一般,面上體面險都保不住,一時鬼迷心竅,走了彎路,還望緹帥海涵,該罰該償,全憑緹營衛吩咐,萬萬救我族中老小一命。”
長樂忽地想起今日在宮中被帶到自己面前兩個犯事太監的事,夾帶北苑的遺物,偷賣東宮的庫存,多麽相似的案情,多麽一致的苦主!
要知道,巧合太多,就不是巧合了。
她不能再忍讓。
“果如李寺卿所言,放著家中堆滿房的蠟燭不用,為何在深夜特特帶一箱到這無人的院落?”
長樂的話似乎刺激到了帶路而來的婦人。
她猛地掙開了千戶們的鉗制,朝長樂沖了過來。長樂反應不及,雙腳尚未挪動,早有一雙手護在了她的面前。
是殷恪。
另一邊,李德豫也算眼疾手快,飛快起身攔住了婦人,“你這是要作什麽,這筆買賣我早就說不做了,你們不依不饒,帶著樣品來威脅我,見人來了,又反咬我一口,現下,甚至在貴人們面前放肆起來。”
推搡間,李德豫趁亂錯手鉗制住了婦人的氣管,讓她無法發聲。
不是說二人不認識嗎?怎麽現在因果由來說得這般明晰。
況且就在剛剛,還一口一個狗鼠之輩,如今成了嘴裏的貴人?
李德豫前倨後恭的嘴臉,讓長樂驚詫。這宦海浸染習得的入木三分的變臉之術,令她深深擔憂大承朝的吏治。
餘光瞥過婦人眼中有淚,卻口不能言,有懷疑,在她心中騰起。
“你放開她,讓她說。”
聲音不大,清冷冷的,然而,不怒自威。
千戶們沖上前拉開二人,那婦人終於掙開了轄制,顧不上脖頸上可怖的勒痕,趨步向前,在長樂面前跪下磕頭,聲音哀戚而惶恐。
“娘子,善心的娘子,老奴求求你……別再被他耽擱了,快去……快去假山下救人,已經一炷香了,再不去,一幹人就要活活憋死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怎麽,都到家門口了,李寺卿不請殷某進去坐坐?”他笑得春風和煦,踱步走至李德豫面前,“我忘了,寺卿一街之隔的家中,尚在大擺宴席呢。想必是東院西院難兼顧,茶水都不及燒了吧。”
殷恪說得沒錯。在來的路上,長樂就聽到路人說,今夜,鴻臚寺卿李府賓客如雲,高朋滿座,嘉賓早先幾日,就從四面八方趕來,只為參加李府長房長孫百日宴呢。如此排場,也算是歷年少見,聽聞李府東門外,還會派發慶歲錢,不若擎早兒,去門外候著,還能得些賞金。
殷恪長腿跨過門檻,在院中踱步,但並不進屋,以袖掩鼻,面有不虞。
早有千戶搬來圈椅,請殷恪和長樂在院中坐下。
隔著冪籬的一重白紗,長樂看不清李德豫的神情,殷恪自顧自地說完話,便接過千戶遞來的茶盞,輕輕吹起了盞中的浮沫,一時間,院中死一般的安靜。
向來老道的李德豫此刻卻有些急迫。“緹帥說哪裏話,老朽今日因孫兒誕世百天,高興,多飲了幾杯濁酒,一時不勝酒力,就離了宴,出來吹吹風,散散酒氣,不想老眼昏聵,兜兜轉轉竟出了府,迷了路,見這木門掩著,想進來歇歇腳,前腳剛掩上門,後腳緹帥就來敲門了。”
話中有話,隱隱暗指殷恪故意布局,引他入局。
見李德豫梗著脖子,端著身架,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,殷恪燃起了興趣。
殷恪瞥了眼,跪伏在地的婦人,“殷某在門外,倒是聽見一婦人同她說話的聲音,莫非這屋裏還有其他人。”
卻見李德豫頗為不屑地撇了撇嘴,“緹帥盡管去搜,拿著了人,印證了這莫須有之語,再來潑老朽的臟水也不遲。”
“何須拿人,無論寺卿屋中還有沒有旁人,與這婦人,漏夜相會,不是鐵證?還是說,寺卿有特殊的癖好,非讓下官再找著個旁人,驗個分明,才是滿意?”
他閑閑靠著圈椅,翹起二郎腿,輕輕嘖了聲,“這樣不好,殷某不看這長針眼的事兒。”
長樂瞧不分明,魏橫江卻是看得清楚,可憐李德豫文雅一生,鴻臚寺來往的又皆是舉止有度、進退識禮的達官貴人,什麽時候聽說過這些汙濁碎語,一時漲紅了臉,氣到聲音直打哆嗦。
長樂默不作聲,她雖不甚明了話中意思,卻也猜得不是什麽好話。
李德豫忽然仰天長嘯,似有不平:“此狗鼠輩,焉能為事!先皇,也不知是怎麽被你等小人蒙蔽,竟將緹縈衛重權交付於你!我當為天子一大哭!”
“你,不配同我提先皇。”殷恪牽唇,不怒反笑,“寺卿還未去過詔獄吧,不知這回願不願意賞光,殷某定會好好招待,讓寺卿賓至如歸。”
“呸,就是沖到含元殿,我也不曾有懼,我不信,朗朗乾坤,單憑緹帥顛倒黑白的嘴,就能毀人!走,咱們現在就去,老朽拼了這身老骨頭,也要掙個分明!”
他欲上前,被身旁的千戶不動聲色地按了回去。
“不急,現下街上過於熱鬧,李寺卿如此讓千戶們帶出去,不甚好看,監察禦史們該說殷某不體恤老臣,不留情面了。”
不料,李德豫暴跳如雷,“緹帥貿然闖入人宅,不明事由,大肆恫嚇朝廷命官,好盛的官威啊。老夫偏偏不走了,你能奈我何?可笑,可笑!”
僵持時刻,藍衣老婦忽然一聲悲鳴,咚——一聲跪在李德豫面前,攥緊他的衣角,不住哀求,“大人,就此止住吧,再晚就來不及了,他們什麽都知道了!”
“你這黑了心的奴婦在胡唚什麽!我不識你,你同我們李家有什麽仇怨,這樣構陷於我!單憑誣陷這條,足夠你全家下獄了。”
但婦人只是啼哭,並未松下半分勁,死命拽住李德豫,養尊處優半輩子的李寺卿,一時驚愕,掙脫不開那做慣了粗活的婦人的蠻勁,拉扯推搡間,反將婦人身旁的包袱抖落了下來。
月光皎皎,比重陽街市的花燈尚熒白了幾分。
是以,眾人看得十分清楚。
那攤在包袱上的,是一個錦盒,工藝精美,巧奪天工,正面,筆力虬勁,印著碩大的“明懷太子銘制”六字。
長樂腦中嗡地一響,剎那間,千頭萬緒湧上心頭。先太子宇文滄的隨葬品,為何會出現在這鬧市街頭,出現在一碌碌仆婦手中,而李德豫甚至整個李家又同這件事有什麽關聯?
眾所周知,明懷太子棺槨之漆尚新,太子墓不過在今年剛剛封土,有成批的戍陵將士日夜巡邏,周護安寢,是什麽人有天大的膽子?敢盜掘先太子之墓?!還是說,守陵人監守自盜,早就同劫匪們沆瀣一氣?眼下落於眼前已然如此糟糕,那隔著百裏雲海,渺渺龍首原上的成陵,又遭受怎麽樣的滅頂之災啊!!
她的母後、她夭折的二兄、她早逝的長兄、還有她的父皇,都長眠在那裏,那裏不僅僅是將要書載在史冊上的寥寥幾筆,那是她的至親,是她死去的全部的愛啊!
“錚——”寒光一閃,她遽然起身,伸手拔出了殷恪腰間的利刃。上好的寶劍驟然出鞘,錚鳴之聲破空而來,劍芒直指李德豫的腦袋。
她手握劍柄,頗有山雨欲來之勢,“說!你們到底對明懷太子墓做了什麽!”
“小娘子,這你該問她,或者,你更應該問帶你來的人,老朽說了很多遍了,我不識她。”
不知是否因為李德豫的連連否認受了刺激,婦人忽然撲上去,掀開了錦盒。
“呵呵,這有什麽好猜的,看看,看看,都看看這裏面是什麽!”
訓練有素的緹營衛千戶們自然沒有半分反應,並沒有誰圍了上去,長樂看得清楚,是成排成排的白色蠟燭。
殷恪終於開口了,語氣溫柔,卻是問她。
“您知道它們吧。”
她自然是知曉的。點點頭道:“是映雪淚。”
映雪淚不是什麽奇珍異寶,也不是什麽綢緞綾帛,而是一種蠟燭。
昔年明懷太子酷愛讀書,聰慧異常,手不釋卷,集賢殿的藏書典籍幾乎被他翻了個遍。他是儲君,課業極重,為了多攢些時間讀書,時常漏夜苦讀。東宮的蠟燭,甚至徹夜長明。
太子仁善,向來體恤下人,蠟燭燃盡,也不欲喚醒一旁瞌睡打盹的宮人,反而躡手躡腳自己悄然更換,被蠟油餘溫燙傷了手臂也只悄悄遮掩下來。還是被長樂發現,向長歷帝“告狀”,才讓皇帝知道了真相。
皇帝大為感慨,叫太子至前問詢,《長歷實錄》一卷詳細記載了此次對話。
“兒為君,何故至此?殊知馭下不嚴,終為人詬。”
太子正色答曰:“為君子者,實應仁愛萬物。宮人夙奉夜值,已盡本業,何因臣一己之私,擾人清寐。”
帝大喜,曰:“子孫若此,實乃江山之幸。”於是,特命工匠制長燃燭,賜名“映雪淚”,效古人“螢囊映雪”之典,以咨太子勤勉。
真實情況倒和坊間記載大體一致,只是在這“映雪淚”蠟燭一事上有些出入。
長歷帝是悄悄命人特制了一種燃燒更慢的蠟燭供太子讀書專用,只是制作工藝較為耗時和覆雜。長歷帝深知太子脾性,連謹慎伺候的宮婢宦官都不願勞煩,何況工匠?是故將蠟燭的出處遮掩了下來,只說外藩進貢,因蠟燭通體雪白,似西域山巔之雪,燃燒時蠟滴渾圓,似美人之淚,時間久了,宮人給起了個玩名,叫“映雪淚”,方這麽傳揚開去。
後來太子早喪,案頭尚有餘溫的蠟燭刺痛了長歷帝的心,疼惜愛子黃泉孤寂,也避了睹物思人,他下令東宮書閣中所有藏書和蠟燭皆入明懷太子地室,千年萬年,常伴左右。
世人不敢觸碰長歷帝這處逆鱗,無人敢擅用故太子的任何遺物,是以映雪淚應明懷太子而生,亦隨明懷太子而逝,隨著主工匠在明懷太子一月後悄然故去,這項工藝也徹底失傳於世間。
所以,這麽些蠟燭,只會是出於明懷太子墓!
耳畔,殷恪輕嘆口氣,“巧了,寺卿大人的大舅哥,是太常寺少卿,我若沒記錯,好像管的正是皇家祭祀,寺卿大人,我說得可對?”
被千戶制住,跪伏在地上的婦人迫不及待搶白道:“大人,您直接去瞧瞧李府的庫房吧,蠟燭是成堆成堆的碼在那兒,死物不會騙人,全是李家監守自盜的罪證啊。”
像是預料到了大勢已去,一直沈默不語的李德豫忽然彎下了膝蓋,重重跪在了殷恪和長樂的面前。
“是老臣利欲熏心,晚節不保啊,先太子突然薨逝,庫房中尚遺留著如山的映雪淚,我那妻舅又是管著喪儀的,他說以後映雪淚有價無市,庫房剩餘的這些又無人再敢用,不若偷偷賣了出去,全當作一樁無本有利的好買賣。也是這幾年我府中花費頗多,二兒媳離世,三閨女遠嫁,老太太明年還有八十大壽,花錢和淌水一般,面上體面險都保不住,一時鬼迷心竅,走了彎路,還望緹帥海涵,該罰該償,全憑緹營衛吩咐,萬萬救我族中老小一命。”
長樂忽地想起今日在宮中被帶到自己面前兩個犯事太監的事,夾帶北苑的遺物,偷賣東宮的庫存,多麽相似的案情,多麽一致的苦主!
要知道,巧合太多,就不是巧合了。
她不能再忍讓。
“果如李寺卿所言,放著家中堆滿房的蠟燭不用,為何在深夜特特帶一箱到這無人的院落?”
長樂的話似乎刺激到了帶路而來的婦人。
她猛地掙開了千戶們的鉗制,朝長樂沖了過來。長樂反應不及,雙腳尚未挪動,早有一雙手護在了她的面前。
是殷恪。
另一邊,李德豫也算眼疾手快,飛快起身攔住了婦人,“你這是要作什麽,這筆買賣我早就說不做了,你們不依不饒,帶著樣品來威脅我,見人來了,又反咬我一口,現下,甚至在貴人們面前放肆起來。”
推搡間,李德豫趁亂錯手鉗制住了婦人的氣管,讓她無法發聲。
不是說二人不認識嗎?怎麽現在因果由來說得這般明晰。
況且就在剛剛,還一口一個狗鼠之輩,如今成了嘴裏的貴人?
李德豫前倨後恭的嘴臉,讓長樂驚詫。這宦海浸染習得的入木三分的變臉之術,令她深深擔憂大承朝的吏治。
餘光瞥過婦人眼中有淚,卻口不能言,有懷疑,在她心中騰起。
“你放開她,讓她說。”
聲音不大,清冷冷的,然而,不怒自威。
千戶們沖上前拉開二人,那婦人終於掙開了轄制,顧不上脖頸上可怖的勒痕,趨步向前,在長樂面前跪下磕頭,聲音哀戚而惶恐。
“娘子,善心的娘子,老奴求求你……別再被他耽擱了,快去……快去假山下救人,已經一炷香了,再不去,一幹人就要活活憋死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